條碼技術是世界上廣泛應用的一種自動識別和電子計算機數據輸人的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工具。條碼標簽印刷的質量就象商品本身的質量一樣影響著銷售,合格的條碼符號是POS系統實行自動化管理的必要保證。有一部分商品條碼標簽在印刷企業印刷之后,經檢驗為合格品,而在系統成員使用過程中以及流通到商家手中之后,卻成為不合格品,應引起系統成員的重視。
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商品外形設計不正確
常見的是飲料,尤其是聚脂瓶裝飲料,外形凸凹小平,而條碼符號通常印刷在塑料標簽上,標簽粘貼在瓶子上后,也隨著瓶子外形變得凸凹不平,發生皺折,造成條碼符號無法正確識讀。這種情況,應在設計瓶子外形的時候,保證標簽的部位是平滑的。
條碼印刷位置不正確
部份袋裝商品,將條碼符號印刷靠近袋子邊緣,盡管印刷之后檢驗合格,但是裝入內容物之后,發生變形、皺折,仍然無法正確識讀條碼。正確的方法是,在設計條碼位置時避開接縫、變形部位,最好先在袋內裝人內容物之后,觀察其平整部位,再在此位置印刷條碼符號。
錯誤地標注到條碼符號上
盒裝食品使用移印油墨,用手工印碼機進行標注,有的盒子上條碼位置設計在與標注日期位置相對應的另一面,而移印油墨印上后變干需要一段時間,快干性油墨需2~5秒,慢干性油墨用5秒以上。當標注日期后推放盒子時,未干的油墨就會污染另一個盒子上的條碼符號,堆放多少污染多少,形成污點,無法正確識讀,這應在設計條碼位置時予以重視。